回首頁

急救!救命!
腦中風研究院
腦中風計日療效
腦中風後遺症

搶鮮醫話
雜病實戰
名人針灸病房
名醫風範

養生館
山水台灣
人文花園
臨床針灸教學
針灸經典著作

雜病實戰

 

 肌肉拉傷,三線療法最快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 /吳子平 

運動,最主要的活動、用力的部位,就是下肢的腿部。例如跳躍、踢球、滑壘、旋轉、扭曲、俯身上下……等較大動作,稍一不慎,下肢肌肉拉傷,就突如其來地發生了。

肌肉拉傷的主要部位,包括大腿或小腿的外側、後側肌肉群。內側發生的機率則較少。造成拉傷的主要原因,乃是肌肉突然的、強烈的收縮有關。這就是肌肉拉傷患者,大都是從事劇烈運動,明顯地密不可分。

運動時,出現撞傷、挫傷、拉傷、撕裂、斷裂等運動傷害,發生的原因,主要是來自柔軟度不夠、肌力下降、熱身不夠、伸展的預備動作不足或舊傷未癒等。

 受傷後,一般的初步對策

 

肌肉受傷後的初步護理,當時必須立即處理。運動醫學界提供簡稱RICE的處理步驟,RICE包括:安靜(Rest)、冰敷(Ice)、壓迫(Compress)、抬高(Elevate)等。主要的作用,在於消炎、消腫、止痛等,但是效果極為有限。對於患者的疼痛、痠痛、裂傷等難忍的錐心之痛,僅屬消極的、安慰性質療法。現代醫學針對肌肉拉傷的治療,一般採行「打針吃藥多睡覺」七字訣,給予藥物、注射針劑、多休息。另外也有復健、回復的處理方式。輕度的肌肉拉傷,大約需要三周時間復健。而中度以上的拉傷,至少需要四周以上的復健療程。

對於熱愛運動、卻不幸肌肉拉傷的朋友而言,需要花費一個月以上的時間,用來休息、服藥、治療、等待……,是不是一種難耐的折磨?是不是療效太慢、療程太長,太耗費時間、精神了?!

 積極消極,具體對照療效

 

肌肉拉傷的針灸療法,快速、效率、及時、簡便、省錢、省事,值得大書特書,大大推廣!更值得運動醫學界的朋友,接受它、嘗試它、採用它、珍惜它,具體地當場驗證一下針灸被譽為「神奇」的理由所在!肌肉拉傷,如有腫脹,應即放血拔罐,拔除裂傷後的瘀血或組織液。接著施行針刺,一般應可立即止痛、逐漸消炎、消腫,並且開始逐漸修補、復健、再生、進而痊癒了。最起碼,在第一次針刺後,通常即可至少緩解疼痛一半以上的療效。      在醫學院的教學中,無論面對的是中醫系抑或醫學系學生,筆者經常再三強調:在臨床醫療上,消炎、止痛、消腫,其實都只是消極的醫療;只有能夠快速強化代謝、促進組織快速修補、再生、癒合、復健,才是積極、正面,也是最正確的醫療觀念,及最正確的臨床醫療原則!

肌肉拉傷,依據面積部位,最簡便的針法,就是以腿部的膽經、膀胱經兩條經絡為主,基本取穴:大腿部位,以伏兔穴、風市穴為主。小腿部位,以陽陵泉、崑崙穴兩穴為主。經由正經經絡,疏通氣血、快速消炎、止痛,做好初步醫療。小腿部位拉傷範圍較大的,可增加懸鐘穴、承山穴。

 判斷肌傷深淺,「三線療法」,當場見效!

 

其次,可選用全部壓痛點的「阿是穴」,依據筆者所發明的「三線療法」,依其損傷部位的深淺,全部進針後,即可詢問患者:「還會痛嗎?有沒有比較好啊?」答案保證令人驚訝!另外,也可以採用排針,也就是接力針法,陸續、有次序地下針,效果與「三線療法」大同小異。

並未造成筋骨扭傷、挫傷的肌肉拉傷,運用針灸療法,痊癒需要幾次?需要幾天?幾周?……?有心的朋友們,自己去親眼目睹,親身體會、見證,並且仔細屈指計數一下吧!



 
 

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
諮詢專線:0911-812307 吳子平 教授 
電子郵件:jwu1024@ms14.hinet.net

 
Copyright 2008 stroke腦中風研究院、針灸傳奇生活館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and planning by